注射廠ISO9001二階段審核 8.5.1關注重點
注射廠ISO9001二階段審核 8.5.1關注重點

以下是針對注射廠ISO9001二階段審核中條款8.5.1(生產和服務提供的控制) 的專項審核思路與記錄,內容精煉,直擊注塑過程核心風險。
8.5.1 生產和服務提供的控制 - 審核方案(注塑廠)
一、核心審核思路
聚焦特殊過程控制:
注塑過程的工藝參數設置與監控是產品質量(尺寸、外觀、性能)的決定性因素。審核需驗證其工藝穩定性、可重現性及變更控制。
審核路徑: 工藝文件 → 參數設定與監控 → 模具與設備 → 首件檢驗 → 批次追溯
二、關鍵審核記錄表示例
| 審核要點 | 審核方法與證據 | 預期證據/常見不符合 |
| 1. 獲得作業指導書 | 在注塑機臺旁,查看是否有受控的注塑工藝卡(含料筒溫度、注射壓力/速度、保壓壓力/時間、冷卻時間等關鍵參數)。 | 不符合例: 機臺TP-05正在生產訂單PO-123,但現場張貼的工藝卡為舊版,與受控文件中心的最新版(Rev.C)參數不一致。 |
| 2. 監控與測量 | 抽查注塑機運行參數實時監控記錄(或調閱系統歷史數據),核對與工藝卡的符合性。檢查烘料溫度、時間記錄。 | 不符合例: 監控系統顯示3月20日10:15,三區實際溫度205℃,超出工藝卡要求(200±5℃)上限,系統無報警,操作工未處置。 |
| 3. 設備與模具 | 查模具維修保養記錄、定期保養計劃。查驗熱電偶、壓力傳感器的校準狀態。觀察換模作業是否規范。 | 不符合例: 模具M-102上次保養日期為2023年6月,已超過規定的“每生產10萬模次保養一次”的要求。 |
| 4. 首件檢驗與標識 | 抽查首件檢驗記錄,核對是否在批量生產前完成尺寸、外觀檢驗并簽字確認。查看產品標識(批號、材料號)是否清晰。 | 不符合例: 訂單PO-124的首件檢驗記錄中,“關鍵尺寸A”項目已測量但未記錄實測數據,僅有“合格”勾選,檢驗員已簽字。 |
| 5. 批次追溯 | 任取一箱成品,要求根據批次號反向追溯至所使用的材料批次、工藝參數設置、首件檢驗報告及生產班次。 | 不符合例: 批號24031802的產品,無法追溯至生產該批次時使用的色母生產批號。 |
| 6. 作業準備驗證 | 查換模、換料后的首件檢驗記錄,驗證工藝參數切換后產品質量的確認情況。 | 符合例: 3月18日由PP料切換為ABS料的生產記錄顯示,完成了首件檢驗且記錄完整。 |
三、審核技巧提示
-
“參數-產品”關聯法: 從成品庫或生產末端抽取一個產品,測量其關鍵尺寸或觀察外觀缺陷,反向追溯至生產該產品時的注塑機工藝參數記錄,分析是否存在因果關聯。這是驗證過程控制有效性的最直接方法。
-
“靜默觀察”法: 觀察一個注塑周期,核對實際操作(如機械手取出時間、冷卻時間)與工藝卡規定是否一致,警惕“習慣性”操作替代規定程序。
-
“挑戰測試”法: 故意詢問操作工或調機員:“如果發現產品重量連續變輕,可能調整哪個參數?” 評估其是否理解工藝參數對產品特性的影響。
此方案精準聚焦注塑過程特殊性與核心風險點,助您高效發現8.5.1條款的深層不符合項。